「你在思考誰,你就在承擔誰的因果」|有錢思維教育課 EP 1

「你在思考誰,你就在承擔誰的因果」

你看這段文字的感覺是什麼呢?而也許對學生來說,可能讀起來有點深奧,但我們其實可以用生活例子解釋給學生聽。本文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,說明有錢人思維背後的含義,也分享一些學生日常的案例,讓我們一起理解「思維如何影響行為與結果」。

這一句,其實跟我們很有關

我們常想的人或事情,會默默改變我們的選擇。

而那些選擇的後果,最後都是我們自己要承擔

什麼是「承擔誰的因果」?

#1 想誰=學誰

心裡常常想的對象,就會影響你做事的方法。
就像如果平常追蹤一個會讀書分享的 YouTuber,你可能開始模仿他的方法。
反過來,天天看炫富影片,可能也會忍不住有想亂花錢的慾望。

#2 後果自己買單

不管是成績好壞,或是時間浪費、零用錢存不存得下來等等,這些都是「因果」的結果,而最後都需要由自己承擔。


三種不同的「因果」

#1 比較型

每天都在想「哇!OO 同學買了最新的 iPhone 手機耶……」。
結果開始想亂花錢,或是跟家人討買新手機。

但實際是作業可能根本沒心思好好完成,
承擔的便是「成績掉下來」的後果。

#2 自律型

腦中常想「原來,OO 同學或 XX 學長姐真的很自律,
我也希望自己能夠變得如此優秀。」。

你也開始每天固定複習,承擔的是「成績有穩定進步」的後果。

#3 怨氣型

老是想著:「哎,這世界真的很不公平…哪有這樣子的。
憑什麼他有,可是我卻沒有呢?真的很煩。」

情緒卡住後不想讀書,承擔的便是「時間已經浪費、成績還表現變差」的後果。


注意力」就是一種投資

對有錢人來說,「錢要花在會生錢的地方」。
對學生來說:

把時間和心力,花在會讓自己進步的地方。

例如,我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學習方法、好習慣、甚至結交正向的朋友,
而不是將專注力放在惡性比較、抱怨或網路上八卦等等。


行動小建議

  1. 換一換追蹤清單
    可以多追蹤分享讀書技巧、知識的帳號。
  2. 找榜樣
    找到一個欣賞的人,模仿他的一個好習慣。
    例如:每天花30分鐘做錯題訂正、每天花20分鐘做個運動。
  3. 轉換思維
    當我們心裡在比較或生氣的時候,問自己:
    「現在我能做的一件小事是什麼?」然後立刻去做。
  4. 睡前感激
    回想今天讓你感激的三件事。
    或許是今天很高興遇到好朋友?今天天氣超好的?或許是今天營養午餐還蠻好吃的?帶著開心、友善的心情去回顧這些小事,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感恩的感受。

思維就是人生的方向盤

「你在思考誰,你就在承擔誰的因果。」
不只是大人的成功學,其實也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生活瑣事。

你腦袋裡放誰,就等於讓他坐上你人生的駕駛座。

好的思維帶來好結果,錯的思維會拖慢腳步。
選擇誰,當我們心裡的榜樣,就等於選擇了未來會走向的路。

Wushu Plan
Wushu Plan